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平創半導體有限公司;重慶平創半導體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申請日:2023-08-21
公開(公告)日:2023-09-15
公開(公告)號:CN116759424A
主分類號:H01L27/08
分類號:H01L27/08;H01L21/329;H01L29/861;H01L29/872;H01L21/82
優先權:
專利狀態碼:在審-公開
法律狀態:2023.09.15#公開
摘要:本發明屬于半導體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對準溝槽型碳化硅混合二極管結構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公開的半導體結構包括:N+碳化硅襯底;N?緩沖層,設置于所述N+碳化硅襯底上方;N?漂移層,設置于所述N?緩沖層上方;所述N?漂移層中刻蝕形成有多個溝槽,多個所述溝槽間互不連通且均沿垂直方向設置;氧化層,設置于所述溝槽內側表面;填充層,設置于所述氧化層內,所述填充層的頂部與所述N?漂移層的上表面重合以及第一P型阻擋區等,本發明的半導體結構兼具低導通壓降以及低漏電流的特性,基于自對準工藝,本發明可在不額外增加掩膜層的基礎上,實現多級溝槽型碳化硅混合二極管器件結構,達到優化正向導通特性以及反向漏電流的性能。
主權項:1.一種自對準溝槽型碳化硅混合二極管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N+碳化硅襯底;N-緩沖層,設置于所述N+碳化硅襯底上方;N-漂移層,設置于所述N-緩沖層上方;所述N-漂移層中刻蝕形成有多個溝槽,多個所述溝槽間互不連通且均沿垂直方向設置;氧化層,設置于所述溝槽內側表面;填充層,設置于所述氧化層內,所述填充層的頂部與所述N-漂移層的上表面重合;第一P型阻擋區,所述第一P型阻擋區的上表面和所述溝槽的底面重合;N型注入區,設置于所述溝槽的側壁且上表面和N-漂移層的上表面重合;P型基區,設置于所述N型注入區的底面和側壁;第一歐姆接觸層,設置于P型基區、N型注入區以及溝槽的上表面;肖特基接觸層,設置于所述N-漂移層和所述第一歐姆接觸層上表面;陽極金屬層,設置于所述肖特基接觸層上表面;第二歐姆接觸層,設置于所述N+碳化硅襯底的下表面;陰極金屬層,設置于所述第二歐姆接觸層的下表面。
全文數據:
權利要求:
百度查詢: 深圳平創半導體有限公司;重慶平創半導體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一種自對準溝槽型碳化硅混合二極管結構及其制備方法
免責聲明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