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專利權人: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申請日:2022-10-29
公開(公告)日:2023-03-17
公開(公告)號:CN115380786B
主分類號:A01G22/22
分類號:A01G22/22;A01G24/10;A01G24/20;A01G24/28;A01C1/00;A01C1/06;A01C21/00;A01G7/06;A01G13/00
優先權:
專利狀態碼:有效-授權
法律狀態:2023.03.17#授權;2022.12.13#實質審查的生效;2022.11.25#公開
摘要:本發明涉及水稻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增加云粳37號稻米香味的種植方法。該增加云粳37號稻米香味的種植方法包括:S1育秧:S11育秧盤土準備;S12浸種及催芽;S13播種;S14秧田管理;S2整田及移栽;S21大田準備;S22移栽;S3肥水管理;S31返青分蘗期;S32營養生長期;S33生殖生長期;S4稻谷收割與晾曬;S41抽穗后50天左右收割,自然光照下晾曬;S5稻米加工及香味物質2?AP含量檢測。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增加云粳37號稻米香味的種植方法,得到的云粳37號稻米的香味物質2?AP的含量顯著提高,增香效果較為顯著,提高了稻米品質,從而提高了該稻米的市場競爭力。
主權項:1.一種增加云粳37號稻米香味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育秧:S11、育秧盤土準備:將干凈無雜草種子的水田土或旱地土搗碎過篩,篩孔6~8mm,與增香專用育秧基質混合;使用水田土或旱地土與增香專用育秧基質按2:1比例混合,所述增香專用育秧基質包含質量比為1:1:0.02的草木灰、腐殖土和微生物菌劑;所述微生物菌劑包括質量比為1:1:1:1:1的枯草芽孢桿菌、溝戈登氏菌、鏈霉菌、植物乳桿菌和不動桿菌;S12、浸種及催芽:將水稻種子翻曬20~26小時然后浸種,用25%噻蟲?咯?霜靈懸浮種衣劑浸泡2~3天,使用劑量為600毫升100千克種子,瀝干水后在35℃的溫室或培養箱內催芽1天;S13、播種:4月上旬播種,每盤播種量為100~110g,每畝大田播種25盤;播種后將秧盤疊盤堆放,20~25盤一疊,上面放置一張裝土而不播種的秧盤覆蓋;疊盤后用濕毛毯覆蓋保溫保濕,20~25疊直接放置在溫度較高的溫室或室內,溫度控制在38℃內;S14、秧田管理:當秧盤種子出苗到5mm時,將秧盤移到大棚里,溫度保持在25℃,秧齡35天移栽;秧苗移栽前,采用40%氯蟲?噻蟲嗪水分散粒劑10克畝、殺菌劑18.7%丙環?嘧菌酯懸乳劑60毫升畝作為送嫁藥,即把兩種藥劑分別噴淋于苗盤上的秧苗;S2、整田及移栽:S21、大田準備:整田按照一犁兩耙,使田塊平整,先用拖拉機犁田,每畝施用400~500千克有機肥作為底肥,放水泡田1天后進行兩次耙田,使田塊高差小于3cm;S22、移栽:5月中旬移栽,秧齡35天,株行距為25×15cm,每叢3苗,淺插;S3、肥水管理:S31、返青分蘗期:插秧后1周內水層不超過2cm,秧苗返青后每畝施用增香專用肥40千克;S32、營養生長期:水層為1cm;分蘗高峰期采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20克畝進行噴霧防治稻瘟病,采用9%甲維?茚蟲威懸浮劑20毫升畝進行噴霧防治水稻螟蟲、稻縱卷葉螟,分藥末期曬田7天,曬田至表面有裂紋,地面見白根,復水保持1cm水層;每畝稻田各設置10個黃色或藍色粘蟲板,防治稻飛虱、薊馬危害;S33、生殖生長期:在抽穗期和灌漿結實期,少水灌溉,采用輕度落干,土壤水勢為-25±5kPa的灌溉方式;S4、稻谷收割與晾曬:S41、抽穗后50天,90%以上谷粒成熟開始收割,收割后平鋪在自然光照下晾曬2~3天,水分達到15%即可加工大米;S5、稻米加工及香味物質2-乙酰-1-吡咯啉的含量檢測:S51、加工:用小型糙米機進行脫殼,然后用小型精米機進行糙米碾白;S52、2-乙酰-1-吡咯啉的含量檢測:利用頂空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法進行2-乙酰-1-吡咯啉含量檢測;所述步驟S31中,增香專用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有機肥50~80份、秸稈末20~30份、尿素20~30份、硅鈣鎂磷肥12~20份、硫酸鉀10~15份、氯化鑭0.5~2份、氨基酸3~5份、硫酸鋅5~12份、脲酶抑制劑3~5份、硝化抑制劑3~5份、發酵菌劑0.3~1份。
全文數據:
權利要求:
百度查詢: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一種增加云粳37號稻米香味的種植方法
免責聲明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