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專利權人:索尼互動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申請日:2017-10-02
公開(公告)日:2023-03-17
公開(公告)號:CN109874366B
主分類號:H02J7/00
分類號:H02J7/00;H02J7/02;H02J7/34
優先權:["20161007 JP 2016-199421"]
專利狀態碼:有效-授權
法律狀態:2023.03.17#授權;2019.07.05#實質審查的生效;2019.06.11#公開
摘要:電機和設備1具有內置于其中的第一可充電電池11和與第一可充電電池11在特性上不同的第二可充電電池12,該電機和設備包括對第一可充電電池11進行充電的第一充電電路13和對第二可充電電池12進行充電的第二充電電路14。第二充電電路14利用從電機和設備1的外部供應的電力對第二可充電電池12進行充電,并且第一充電電路13利用從電機和設備1外部供應的電力、和從第二可充電電池12供應的電力兩者對第一可充電電池進行充電。
主權項:1.一種電子設備,具有內置于其中的第一可充電電池和與第一可充電電池在特性上不同的第二可充電電池,所述電子設備包括:第一充電電路,用于對所述第一可充電電池進行充電;第二充電電路,用于對所述第二可充電電池進行充電;以及開關電路,用于在外部電力供應源和所述第二可充電電池之間切換輸入到所述第一充電電路的電力的供應源,其中,所述第二充電電路利用從所述電子設備的外部供應的電力對所述第二可充電電池進行充電,并且所述第一充電電路利用從所述電子設備供應的電力、和從所述第二可充電電池供應的電力兩者對所述第一可充電電池進行充電。
全文數據:電機和設備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從二次電池供應的電力進行操作的電機和設備。背景技術一些電機和設備在短時間段內需要相對大的電流,每個這樣的電機和設備通過消耗從二次電池供應的電力進行操作。對于這種用途,期望使用表現出大的最大放電電流的二次電池。另一方面,為了減小充電次數,或者在不充電的情況下長時間段使用電機和設備,期望增加電機和設備內可累積的能量密度。發明內容[技術問題]在某些情況下,難以僅通過一種二次電池來滿足如上所述的不同請求。然后,考慮使用彼此特性不同的多種二次電池。然而,迄今為止還沒有充分研究有效利用這種多種二次電池的方法。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實際情況而完成的,因此,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通過有效利用多種二次電池進行操作的電機和設備。[問題的解決方案]根據本發明的電機和設備是具有內置于其中的第一可充電電池和與第一可充電電池在特性上不同的第二可充電電池的電機和設備,該電機和設備包括對第一可充電電池進行充電的第一充電電路和對第二可充電電池進行充電的第二充電電路。第二充電電路利用從電機和設備的外部供應的電力對第二可充電電池進行充電,并且第一充電電路利用從電機和設備供應的電力、和從第二可充電電池供應的電力兩者對第一可充電電池進行充電。附圖說明圖1是描繪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電機和設備的電路配置的電路圖。圖2是描繪當連接外部電源時的處理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圖。圖3是描繪當釋放外部電源的連接時的處理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圖。圖4A是說明通過升壓電路的升壓控制的示例的曲線圖。圖4B是說明通過升壓電路的升壓控制的另一示例的曲線圖。圖5是描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修改的變化的電機和設備的電路配置的另一示例的電路圖。具體實施方式在下文中,將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圖1是描繪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電機和設備1的電路配置的電路圖。如圖所示,電機和設備1可以具有內置于其中的第一可充電電池11和第二可充電電池12。電機和設備1包括第一充電電路13、第二充電電路14、第一容量計算電路15、第二容量計算電路16、電源端子17、開關電路18、升壓電路19、負載20和控制電路21。根據本實施例的電機和設備1可以是利用從可充電電池供應的電力進行操作的各種設備,諸如電動工具、電動汽車、蓄電池以及飛機。第一可充電電池11和第二可充電電池12中的每個是可以重復執行充電放電的二次電池,并且電機和設備1利用從這些可充電電池供應的電力進行操作。在本實施例中,假設第一可充電電池11和第二可充電電池12是彼此特性不同的可充電電池。這里,可充電電池的特性是諸如可允許的最大充電電流、最大放電電流、阻抗和能量密度的參數。第一可充電電池11和第二可充電電池12在這些參數中的至少任何一個方面彼此不同。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假設第一可充電電池11是最大放電電流大于第二可充電電池12、并且能量密度和阻抗小于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電池。由于最大放電電流大且阻抗小,因此與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情況相比,第一可充電電池11可在短時間段內供應大電力。但是,由于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能量密度小于第二可充電電池12,因此僅第一可充電電池11難以以有限的值累積足夠的電力。然后,通過一起使用能量密度大于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第二可充電電池12,可以增加電機和設備1中的可累積的電力容量。作為具體示例,第一可充電電池11可以是鋰離子電池,并且第二可充電電池12可以是全固態電池。另外,第一可充電電池11也可以是層壓鋰離子電池,并且第二可充電電池12也可以是普通鋰離子電池。第一充電電路13和第二充電電路14是用于分別對相應的可充電電池進行充電的電路,并且因此可以是諸如充電集成電路IC的集成電路。每個充電電路在其輸入側連接到開關電路18。第一充電電路13通過線圈L1連接到負載20,并通過電阻器R1連接到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正極側。另外,第二充電電路14通過線圈L2連接到升壓電路19,并通過電阻器R2連接到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正極側。另外,第一充電電路13在其充電路徑上具有內置于其中的開關元件Sw1。同樣,第二充電電路14具有內置于其中的開關元件Sw2。當這些開關元件斷開時,停止對相應的可充電電池的充電。應當注意,除了這些開關元件之外,圖中省略了充電電路的內部電路配置。第一容量計算電路15和第二容量計算電路16分別計算相應的可充電電池的電池容量,并將各個計算結果輸入到控制電路21。具體地,第一容量計算電路15與電阻器R1并聯連接,并測量流過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電流Ib1和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電池電壓Vb1。然后,第一容量計算電路15在通過使用這些信息進行測量的時間點計算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電池容量。同樣,第二容量計算電路16與電阻器R2并聯連接,并測量流過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電流Ib2和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電池電壓Vb2。然后,第二容量計算電路16基于測量結果計算二次可充電電池12的電池容量。電源端子17是連接到外部電力供應源在下文中,稱為外部電源的端子。對第一可充電電池11和第二可充電電池12進行充電的電力通過電源端子17從外部電源供應。例如,用于將從商用AC電源供應的AC電力轉換為又被輸出的直流DC電力的交流AC適配器可以連接到電源端子17?;蛘?,諸如響應于電源供應的通用串行總線USB主機設備的電機和設備可以連接到電源端子17。開關電路18是用于切換輸入到第一充電電路13的電力的供應源的電路,并且包括開關元件。電源端子17和升壓電路19連接到開關電路18的輸入側。開關電路18切換這些連接目的地,從而選擇外部電源和第二可充電電池12中的一個作為電力的供應源。第一充電電路13和第二充電電路14連接到開關電路18的輸出側。當開關電路18的輸入切換到電源端子17時,從外部電源供應的電壓Vi1的電力被輸入到第一充電電路13和第二充電電路14中的每個,以用于第一可充電電池11和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充電。另一方面,在到切換電路18的輸入切換到升壓電路19的情況下,從第二可充電電池12供應的電力作為電壓Vi2的電力通過升壓電路19輸入到第一充電電路13。該電力被用于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充電,以及負載20的操作。作為示例,在圖1中,開關電路18包括兩個半導體開關元件Sw3和Sw4。兩個開關元件中的一個選擇性地接通,由此電源端子17和升壓電路19中的一個成為開關電路18的輸入。具體地,當開關元件Sw3接通、并且開關元件Sw4斷開時,電源端子17和第一充電電路13彼此連接。當開關元件Sw3斷開、并且開關元件Sw4接通時,升壓電路19的輸出和第一充電電路13彼此連接。然而,開關電路18的配置決不限于圖1中所示的配置,開關電路18可以采用各種配置。另外,開關電路18可以具有用于涌入電流保護的軟啟動功能或過電流保護電路。另外,開關電路18可以包括機械開關元件。開關電路18可以響應于來自控制電路21的控制信號來切換連接目的地。在這種情況下,控制電路21監控對電源端子17的電力供應的存在或不存在,并在檢測到電力供應的情況下將切換電路18的連接目的地切換到電源端子17。另外,在機械開關元件的情況下,開關電路18響應于從外部到電源端子17的連接的存在或不存在來切換連接目的地。在任何情況下,在向電源端子17供應電力的情況下,開關電路18的連接目的地被切換到電源端子17,并在不供應電力的情況下被切換到升壓電路19。應當注意,開關電路18還可以是用于響應于用戶執行的操作來切換連接目的地的切換元件。升壓電路19將從第二充電電路14輸出的電壓Vs2升壓到電壓Vi2,并將升壓電壓Vi2輸入到開關電路18。升壓電路19例如可以是直流DCDC轉換器等。負載20是用于實現電機和設備1的基本功能的電路元件等,并且通過消耗從外部電源、第一可充電電池11和第二可充電電池12供應的電力來進行操作。負載20可包括響應于電機和設備1的類型的各種部件,諸如電動機或集成電路。另外,在電機和設備1是電池等的情況下,通過消耗從各個可充電電池供應的電力而操作的負載可以設置在電機和設備1的外部。從第一充電電路13輸出的電壓Vs1被輸入到負載20??刂齐娐?1控制電機和設備1內的電路的操作。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控制電路21連接到第一充電電路13、第二充電電路14、第一容量計算電路15、第二容量計算電路16、開關電路18和升壓電路19。應當注意,在圖1中,省略了用于實現這些連接的信號線??刂齐娐?1通過第一充電電路13和第二充電電路14監控對可充電電池進行充電的情況。此外,控制電路21從第一容量計算電路15和第二容量計算電路16獲取與可充電電池的充電容量相關的信息。然后,控制電路21使第一充電電路13、第二充電電路14和升壓電路19響應這些信息而操作,從而控制第一可充電電池11和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充電放電。另外,如上所述,控制電路21可以監控與電源端子17的連接的存在或不存在,并且可以響應于監控結果切換開關電路18的連接目的地。在下文中,將給出關于具有到目前為止已經描述的配置的電機和設備1的操作的描述。首先,將給出在外部電源連接到電源端子17的情況下電機和設備1的操作的描述。當外部電源連接到電源端子17時,控制電路21接通開關電路18的開關元件Sw3,并斷開開關電路18的開關元件Sw4。結果,到開關電路18的輸入切換到電源端子17,并通過開關電路18和第一充電電路13使電流從外部電源流到負載20。結果,負載20通過消耗從外部電源供應給它的電力來進行操作。然而,在僅僅來自外部電源的電力的電力不足的情況下諸如瞬間消耗大量電力的情況等,負載20可以通過將電力與從第一可充電電池11臨時供應的電力一起消耗來進行操作??梢酝ㄟ^使用第一充電電路13具有的功能來實現這種控制。此外,在外部電源連接到電源端子17的情況下,響應于第一可充電電池11和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充電狀態,控制電路21向相應的充電電路發出指令,以便利用從外部電源供應的電力對可充電電池充電。具體地,在基于第一容量計算電路15中的計算結果判定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電池容量小于充電目標值的情況下,控制電路21接通開關元件Sw1以輸出控制信號,根據該控制信號,從第一充電電路13開始到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充電。響應于控制信號,第一充電電路13利用從外部電源供應的電力對第一可充電電池11充電。此后,在檢測到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電池容量已達到充電目標值的情況下,控制電路21斷開開關元件Sw1以停止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充電。同樣,在基于第二容量計算電路16中的計算結果判定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電池容量小于充電目標值的情況下,控制電路21接通開關元件Sw2以輸出控制信號,根據該控制信號,從第二充電電路14開始到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充電。響應于控制信號,第二充電電路14利用從外部電源供應的電力對第二可充電電池12充電。此后,在檢測到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電池容量已達到充電目標值的情況下,控制電路21斷開開關元件Sw2以停止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充電。順便提及,盡管每個可充電電池的電池容量的充電目標值可以是100%電池的完全充電,但是每個可充電電池的電池容量的充電目標值可以是小于100%的值,并且第一可充電電池11難以從第二可充電電池12充入目標值。特別是,如下所述,在沒有連接外部電源的情況下,由于第一可充電電池11利用由第二可充電電池12供應的電力充電,如果充電目標值被設置為100%,則第一可充電電池11可以在相對長的時間段內保持完全充電。然而,如果可充電電池在長時間段內變為完全充電狀態,則可能加速電池的劣化。因此,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電池容量的充電目標值可以具有比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電池容量的充電目標值更低的值例如,80%。應當注意,盡管在這種情況下,控制電路21基于相應的容量計算電路中的計算結果來判定每個可充電電池的充電是否結束,但是本實施例絕不限于此。然后,控制電路21可以基于電池電壓的大小和可充電電池的充電電流來判定充電結束的定時。這里,將參考圖2的流程圖給出當外部電源新連接到電源端子17時的控制流程的示例的描述。當控制電路21檢測到外部電源連接到電源端子17時,控制電路21接通開關電路18的開關元件Sw3,并斷開開關元件Sw4,以將到開關電路18的輸入切換到電源端子17側S1。結果,從外部電源供應的電壓Vi1被輸入到第一充電電路13和第二充電電路14中的每個。隨后,控制電路21接通第一充電電路13和第二充電電路14中的每個S2。此后,控制電路21通過使用第一容量計算電路15中的計算結果來判定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電池容量是否小于充電目標值S3。在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電池容量小于充電目標值的情況下,控制電路21接通開關元件Sw1以指示第一充電電路13,以便開始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充電S4。另一方面,在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電池容量等于或大于充電目標值的情況下,由于此時不需要對第一可充電電池11進行充電,所以處理直接進行到下一步。接下來,控制電路21通過使用第二容量計算電路16中的計算結果來判定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電池容量是否小于充電目標值S5。在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電池容量小于充電目標值的情況下,控制電路21接通開關元件Sw2以指示第二充電電路14,以便開始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充電S6。另一方面,在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電池容量等于或大于充電目標值的情況下,由于此時不需要對第二可充電電池12充電,所以控制電路21斷開對第二充電電路14的充電控制S7。當外部電源根據上述流程連接到電源端子17時,負載20可以通過供應的電力進行操作,并且可以開始對需要充電的可充電電池進行充電。應當注意,在以上描述中,第一可充電電池11和第二可充電電池12兩者同時利用從外部電源供應的電力進行充電。然而,本實施例絕不限于此。在電機和設備1中,第一可充電電池11和第二可充電電池12可以一次一個接一個地進行充電。在這種情況下,與第一可充電電池11和第二可充電電池12同時充電的情況相比,可以減小外部電源的電力供應能力。此外,在這種情況下,在電機和設備1中,可以優先對顯示較大的最大放電電流的第一可充電電池11進行充電,并且在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電池容量已經達到充電目標值之后,可對第二可充電電池12進行充電。結果,可以保持電力通常累積在能夠瞬時輸出大電力的第一可充電電池11中的狀態。在該示例中,在通過負載20的操作使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電池容量下降到低于給定閾值的情況下,停止對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充電,并且重新開始對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充電。接下來,將給出在沒有連接外部電源的情況下電機和設備1的操作的描述。在釋放外部電源到電源端子17的連接的情況下,控制電路21將開關電路18的開關元件Sw3切換為斷開,并且將開關元件Sw4切換為接通。結果,升壓電路19的輸出和第一充電電路13的輸入通過開關電路18彼此連接。此外,響應于從控制電路21發出的指令,第二充電電路14斷開充電功能,而開關元件Sw2接通??刂齐娐?1與該操作一起開始升壓電路19的操作。此時,從第二充電電路14輸出的電壓Vs2變為通過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放電產生的電壓。升壓電路19升壓通過放電產生的電壓Vs2,并通過開關電路18將如此升壓的電壓Vs2輸入到第一充電電路13。即,在沒有連接外部電源的情況下,代替從外部電源供應的電力,從第二可充電電池12供應的電力被輸入到第一充電電路13和通過該電力操作的負載20。順便提及,類似于負載20通過從外部電源供應的電力進行操作的情況,在僅利用從第二可充電電池12供應的電力的電力不足的情況下,負載20可以通過消耗從第一可充電電池11供應的電力進行操作。如前所述,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最大放電電流大于第二可充電電池12。因此,即使在短時間段內負載20需要大量電力并且因此從第二可充電電池12供應的電力不足的情況下,通過從第一可充電電池11供應電力,負載20變得能夠操作。此外,在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電池容量減小的情況下,第一充電電路13利用從第二可充電電池12供應的電力對第一可充電電池11進行充電。然后,如果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電池容量變為足夠大的值,則控制電路21可以停止升壓電路19的操作,并且可以斷開開關Sw2以停止來自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電力供應。在這種情況下,負載20僅通過從第一可充電電池11供應的電力進行操作。在電力供應導致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電池容量下降到低于給定閾值的情況下,再次操作第二充電電路14和升壓電路19以利用從第二可充電電池12供應的電力對第一可充電電池11進行充電。在沒有以這種方式連接外部電源的情況下,可以響應于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充電狀態或負載20所需的電力來做出控制,根據該控制,負載20通過來自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供應的電力進行操作、負載20通過來自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供應的電力進行操作,或者負載20通過來自第一可充電電池11和第二可充電電池12兩者的供應的電力進行操作。另外,在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電池容量減小的情況下,第一可充電電池11利用來自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供應的電力進行充電,從而使得能夠保持在能夠供應大電流的第一可充電電池11中累積電力的狀態。這里,將參考圖3的流程圖給出當釋放外部電源的連接時的控制流程的示例的描述。當控制電路21檢測到外部電源從電源端子17移開時,控制電路21斷開開關電路18的開關元件Sw3并接通開關元件Sw4,以將到開關電路18的輸入切換到升壓電路19側S11。結果,從升壓電路19供應的電壓Vi2被輸入到第一充電電路13。隨后,控制電路21接通開關元件Sw1以開始第一充電電路13的操作,并且斷開第二充電電路14的充電功能S12。結果,從升壓電路19通過開關電路18供應的電力不輸入到第二充電電路14,而是僅輸入到第一充電電路13。此后,控制電路21通過使用第一容量計算電路15中的計算結果判定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電池容量是否小于充電目標值S13。在S13中判定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電池容量等于或大于充電目標值的情況下,控制電路21斷開第二充電電路14的開關元件Sw2,并且斷開第一充電電路13和升壓電路19的充電功能。結果,停止從第二可充電電池12通過升壓電路19和開關電路18的電力供應S14。在這種情況下,負載20僅通過從第一可充電電池11供應的電力進行操作。在這種情況下,控制電路21監控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電池容量是否變得等于或小于再充電閾值S15。這里,再充電閾值是判定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再充電是必要的電池容量的值,并且小于充電目標值的值例如,60%。在S13中判定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電池容量小于充電目標值的情況下,并且在S15中判定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電池容量變為等于或小于再充電閾值的情況下,控制電路21通過使用第二容量計算電路16中的計算結果來判定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電池容量是否等于或大于下限S16。在這種情況下的下限是可以執行來自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電力供應的電池容量的最低值例如,10%。在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電池容量下降到低于下限的情況下,控制電路21斷開第二充電電路14的開關元件Sw2,并斷開升壓電路19以停止來自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電力供應S17。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在整個電機和設備1中沒有累積足夠的電力,例如,可以點亮充電燈以促使用戶連接外部電源。另一方面,在S16中判定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電池容量等于或大于下限的情況下,控制電路21指示第二充電電路14接通開關元件Sw2S18。然后,控制電路21接通升壓電路19以使升壓電路19開始升壓控制S19。結果,來自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輸出電壓被升壓以通過開關電路18輸入到第一充電電路13。以這種方式,第一可充電電池11利用從第二可充電電池12供應的電力進行充電,并且負載20進行操作。這里,將給出通過升壓電路19的升壓控制的具體示例的描述。如前所述,升壓電路19將從第二充電電路14輸出的電壓Vs2升壓到電壓Vi2。電壓Vi2可以是固定值。在這種情況下,升壓后的電壓Vi2被設定為超過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電池電壓的最大值的值。但是,如果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電池電壓與電壓Vi2之間的差較大,則更在第一充電電路13中產生電力消耗,這導致產生熱量、能量損失等。然后,控制電路21可以響應于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充電電壓的波動而隨時間改變電壓Vi2。在這種情況下,控制電路21周期性地獲取與來自第一充電電路13的輸出電壓Vs1相關聯的信息,響應于該信息更新電壓Vi2,并指示升壓電路19將更新后的電壓Vi2設置為升壓控制的目標值。圖4A是描繪在執行對電壓Vi2的這種更新控制的情況下來自第一充電電路13的輸出電壓Vs1和電壓Vi2之間的對應關系的曲線圖。在該圖的示例中,當來自第二充電電路14的輸出電壓Vs2超過Vs1+Vth時,升壓電路19不執行升壓。因此,電壓Vi2與電壓Vs2一致。在電壓Vs2變得等于或小于Vs1+Vth的情況下在圖中的點p處,升壓電路19開始升壓。因此,以電壓Vi2與Vs1+Vth一致的方式進行控制。在這種情況下的閾值Vth是考慮到從升壓電路19到第一充電電路13的電流路徑上的電阻分量的電壓降來確定的。在該圖中,Vth被設定為固定值,并且在這種情況下,響應于經由開關電路18流過的電流IO的最大值來確定Vth的大小。即,Vth被確定為響應于當最大電流IO流過時產生的電壓降的值。然而,控制電路21可以響應于當前電流IO的大小實時地改變Vth的大小。在這種情況下,控制電路21監控電流IO和電壓Vs1,并將響應于電流IO的值確定的Vth與電壓Vs1彼此相加,以確定電壓Vi2的值。結果,可以減小第一充電電路13的輸入電壓和輸出電壓之間的差,從而有效地執行操作。。圖4B描繪了通過升壓電路19的升壓控制的另一示例。在該圖的示例中,與圖4A中所示的示例不同,電壓Vi2不與電壓Vs1一起線性地波動,而是電壓Vi2逐步改變。在這種情況下,當電壓Vs2超過Vs1+Vth時,類似于圖4A的情況,不執行升壓。另一方面,在電壓Vs2變得等于或小于Vs1+Vth的情況下,升壓電路19將電壓Vs2設定為Vs1+Vth+α以開始升壓。此后,每當電壓Vs1上升α時,升壓電路19通過使用此時的電壓Vs1來更新電壓Vs2。根據這種控制,可以減小電壓Vs2的更新頻率,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穩定地供應電力。如前所述,根據本實施例的電機和設備1,通過使用開關電路18切換對第一充電電路13的輸入,由此第一可充電電池11不僅可以利用從外部電源供應的電力進行充電,而且可以利用從第二可充電電池12供應的電力進行充電。因此,只要保留第二可充電電池12的電池容量,就可以對第一可充電電池11進行充電,因此,可以隨時為負載20執行具有大電流的電力供應。應當注意,本發明的實施例決不限于上述實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描述中由升壓電路19進行的升壓控制也可以由第一充電電路13進行。在這種情況下,升壓電路19變得不必要。圖5是在這種情況下布置電路配置的電路圖。在該修改的變化中,代替不存在升壓電路19,第一充電電路13具有響應升壓和降壓兩者的升壓和降壓轉換功能。第二充電電路14的輸出在不通過升壓電路19的情況下連接到開關電路18。在沒有連接外部電源的情況下,第二充電電路14的輸出和第一充電的輸入電路13的輸入通過開關電路18彼此連接,并且從第二可充電電池12供應的電壓在沒有被升壓的情況下被輸入到第一充電電路13。即,在該示例中,電壓Vs2與電壓Vi2一致。第一充電電路13將電壓Vi2升壓到與第一可充電電池11的電池電壓Vb1對應的電壓,并輸出通過升壓獲得的電壓,以對第一可充電電池11進行充電。另外,電機和設備1的電路配置決不限于圖1或圖5中所示的電路配置,并且可以是每個都履行類似功能的各種配置。例如,盡管在上面的描述中,開關元件Sw1和開關元件Sw2分別內置在第一充電電路13和第二充電電路14中,但是開關元件可以存在于充電電路的外部。另外,盡管在上面的描述中,不同的兩種可充電電池彼此一起使用,但是三種或更多種可充電電池可以彼此一起使用。[參考符號列表]1電機和設備,11第一可充電電池,12第二可充電電池,13第一充電電路,14第二充電電路,15第一容量計算電路,16第二容量計算電路,17電源端子,18開關電路,19升壓電路,20負載,21控制電路。
權利要求:1.一種電機和設備,具有內置于其中的第一可充電電池和與第一可充電電池在特性上不同的第二可充電電池,所述電機和設備包括:第一充電電路,用于對所述第一可充電電池進行充電;以及第二充電電路,用于對所述第二可充電電池進行充電,其中,所述第二充電電路利用從所述電機和設備的外部供應的電力對所述第二可充電電池進行充電,并且所述第一充電電路利用從所述電機和設備供應的電力、和從所述第二可充電電池供應的電力兩者對所述第一可充電電池進行充電。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和設備,還包括:開關電路,用于在外部電力供應源和所述第二可充電電池之間切換輸入到所述第一充電電路的電力的供應源,其中,所述第一充電電路利用通過所述開關電路供應的電力對所述第一可充電電池進行充電。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機和設備,其中,所述開關電路連接到電源端子,并且當所述電源端子連接到所述電力供應源時,將所述電力的供應源切換到所述電力供應源,并且當沒有連接到所述電力供應源時,將所述電力的供應源切換到所述第二可充電電池。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電機和設備,還包括:升壓電路,設置在所述第二充電電路的輸出側和所述開關電路之間,其中,所述升壓電路通過所述第二充電電路升壓從所述第二可充電電池輸出的所述電力,并將升壓的電力輸入到所述開關電路。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機和設備,其中,所述升壓電路將從所述第二可充電電池輸出的所述電力升壓到響應于來自所述第一充電電路的輸出電壓而確定的電壓,并將所述電壓輸入到所述開關電路。
百度查詢: 索尼互動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電機和設備
免責聲明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