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專利權人:山西省機電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請日:2022-12-16
公開(公告)日:2023-03-17
公開(公告)號:CN115805450A
主分類號:B23Q3/06
分類號:B23Q3/06;B23Q11/00
優先權:
專利狀態碼:在審-公開
法律狀態:2023.03.17#公開
摘要:本發明屬于機械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壓電陶瓷的壓電效應的智能夾具,包括:裝夾裝置和控制裝置。其中,裝夾裝置包括上裝夾部和下裝夾部,上裝夾部主要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一移動機構、第二移動機構、若干個第一補償機構和若干個第二補償機構,下裝夾部主要包括第二限位部;控制裝置包括信號采集器、壓電控制器和CPU。本發明通過第一補償機構、第二補償機構提供動力,第二移動機構配合第一限位部、第一移動機構配合第二限位部提供方向限定,配合控制裝置進行控制,使得被加工工件可在水平面上沿任意自由度方向進行移動,實現當機床刀具對工件產生較大沖擊力時,工件自身能根據力的作用進行穩定的移動補償,提高機床加工工件時的精度和質量。
主權項:1.一種基于壓電陶瓷的壓電效應的智能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裝夾裝置,包括相互配合連接的上裝夾部和下裝夾部;所述上裝夾部包括支撐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支撐部包括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底部設有第一移動機構,所述上裝夾部在所述第一移動機構的移動方向上實現移動補償,所述支撐板的頂部設有第二移動機構,所述第一移動機構與所述第二移動機構的移動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二移動機構的上方連接有工作臺,所述工作臺在所述第二移動機構的移動方向上實現移動補償;另外,所述工作臺的頂端均勻排布有若干個安裝孔,所述安裝孔用于固定被加工工件,在此基礎上,所述工作臺還包括若干個第一補償機構,若干個所述第一補償機構沿所述第二移動機構的移動方向對稱設于所述工作臺的兩側,若干個所述第一補償機構為所述工作臺的補償移動提供動力;與此同時,所述上裝夾部還包括若干個第二補償機構,若干個所述第二補償機構沿所述第一移動機構的移動方向對稱設于所述上裝夾部的兩側,若干個所述第二補償機構為所述上裝夾部的補償移動提供動力;除此之外,在所述上裝夾部中,所述第一限位部被設于所述支撐部的上方,所述第一限位部上貫穿設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與所述第一補償機構相配合,實現所述工作臺僅能沿所述第二移動機構的移動方向移動;所述下裝夾部包括底座和第二限位部,所述底座與外部機床連接,支撐整個所述裝夾裝置,所述底座的上方設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上貫穿設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與所述第二補償機構相配合,實現所述上裝夾部僅能沿所述第一移動機構的移動方向移動,此時所述工作臺在一水平面上實現各方向的補償移動;控制裝置,包括信號采集器、壓電控制器和CPU,所述信號采集器將所述第一補償機構和第二補償機構受到的作用力后轉化的信號進行采集識別,進而將該信號傳遞到所述CPU,經過所述CPU識別與計算后,將所得信號傳輸至所述壓電控制器,所述壓電控制器控制其余所述第一補償機構和所述第二補償機構工作,最終實現所述工作臺在一水平面上各方向的補償移動。
全文數據:
權利要求:
百度查詢: 山西省機電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種基于壓電陶瓷的壓電效應的智能夾具
免責聲明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