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專利權人:浜松光子學株式會社
申請日:2021-07-01
公開(公告)日:2023-03-17
公開(公告)號:CN115812018A
主分類號:B23K26/067
分類號:B23K26/067
優先權:["20200715 JP 2020-121651"]
專利狀態碼:在審-公開
法律狀態:2023.03.17#公開
摘要:本發明的激光加工方法具備:激光加工工序,其中,對包含第1面和所述第1面的相反側的第2面的對象物,以所述第1面為入射面而將激光聚光并形成所述激光的聚光斑,并且使所述聚光斑相對于所述對象物相對移動,從而進行所述對象物的激光加工,在所述對象物,沿著所述入射面設定有磨削預定區域,所述激光加工工序包含:第1形成工序,其中,將與所述入射面交叉的Z方向上的所述聚光斑的位置設定于第1Z位置,并且沿著在沿著所述入射面的X方向上延伸的線使所述聚光斑相對移動,從而在所述對象物形成第1改性區域及從所述第1改性區域延伸的第1龜裂。
主權項:1.一種激光加工方法,其中,具備:激光加工工序,其中,對包含第1面和所述第1面的相反側的第2面的對象物,以所述第1面為入射面而將激光聚光并形成所述激光的聚光斑,并且使所述聚光斑相對于所述對象物相對移動,從而進行所述對象物的激光加工,在所述對象物,沿著所述入射面設定有磨削預定區域,所述激光加工工序包含:第1形成工序與第2形成工序,在所述第1形成工序中,將與所述入射面交叉的Z方向上的所述聚光斑的位置設定于第1Z位置,并且沿著在沿著所述入射面的X方向上延伸的線使所述聚光斑相對移動,從而在所述對象物形成第1改性區域及從所述第1改性區域延伸的第1龜裂,在所述第2形成工序中,將所述Z方向上的所述聚光斑的位置設定于比所述第1Z位置更靠所述入射面側的第2Z位置,并且沿著所述線使所述聚光斑相對移動,從而形成第2改性區域及從所述第2改性區域延伸的第2龜裂,在所述第1形成工序中,將沿著所述入射面并且與所述X方向交叉的Y方向上的所述聚光斑的位置設定于第1Y位置,并且以在包含所述Y方向及所述Z方向的YZ面內沿著所述Z方向的方式形成所述第1龜裂,在所述第2形成工序中,將所述Y方向上的所述聚光斑的位置設定于從所述第1Y位置移位了的第2Y位置,并且以在所述YZ面內相對于所述Z方向傾斜的方式且以位于所述磨削預定區域內的方式,形成所述第2龜裂。
全文數據:
權利要求:
百度查詢: 浜松光子學株式會社 激光加工方法、及半導體構件的制造方法
免責聲明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